专业的企业管理软件服务商
直面建筑行业营改增大潮 用友建筑稳固行业NO.1
来源: | 作者:prob7649b | 发布时间: 2735天前 | 2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要:2016年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通知》。随着《通知》的全面落地,建筑行业不得不面临一场管理模式变革的冲击。实行“营改增”后,企业的纳税地点、征税范围、税率、纳税申报、纳税期限和优惠政策等都与原营业税制度下有着显著不同,这也导致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乃至整个财务管理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建筑企业如何渡过“营改增”难关?这成为当下热议的一个话题。

建筑企业面临生死线,要做好税务筹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处于一个粗放式生产的阶段,虽然建筑企业也有着比较大的市场压力,但在这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加大,特别是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建筑企业的发展总体还比较平稳。然而,随着“调结构、稳增长”政策的推出,特别是税务政策的改革,这种状态或将改变。

总的来讲,建筑行业具有地域分散、资金流量大、采购多样性和链条复杂等多种特点。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建筑行业将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痛点: 

第一,很多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进项不足,无法有效抵扣销项,从而带来实际税负的上升。施工企业过去往往习惯于就近采购、从低采购,一些供应商无法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甚至有的根本都不是小规模纳税人,因此没有可以抵扣的进项,这必然会造成一些企业为此要增加3%到8%的税负。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税负转移,就代表企业利润归零或者变负,而这也是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面临的最大挑战。过去,有些建筑企业可以找发票,在“营改增”新政要求下,“三流合一”的稽查限制,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刑法如利剑高悬,建筑企业可钻的空子也越来越窄。我相信,在“营改增”落地后,公安机关、税务机关一定会进一步加大虚假发票的稽查力度。

 

第二,改增值税后,税务筹划成为企业的工作重点。施工企业是大资金流量和供应商众多的企业,进项发票量非常大。如果税务筹划不好,必然带来实际税负的上升,这对于一个百亿的大型企业来说,阶段税负不仅可能差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考验企业的不仅是它的利润,还有现金流。如果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企业会不会面临轰然倒塌的危险呢?建筑企业规范化、流程化、集约化管理不足,大量企业存在着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共享资质、承包人管理项目甚至联营挂靠的现象,这更增加了税务筹划的难度。而这一切,都是用传统手工管理方式所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企业信息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效率。